在核电站、化工厂等高风险工业场景中,管道系统如同设施的生命线,其完整性直接关乎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。其中,直径较小的支管因结构复杂、检测空间有限,周向裂纹的早期识别成为长期困扰行业的难题。传统检测依赖定期停机检查,不仅造成生产中断,更可能遗漏渐进性损伤。光纤光栅(FBG)传感技术的突破性应用,正在彻底改变这一被动防护模式。
图1. 管道检测实物图(图片来源于网络)
技术原理与工程创新
FBG技术的核心在于将特殊处理的光纤网络部署于管道表面,形成高密度监测阵列。当管道承受内部压力时,裂纹区域会引发表面应变异常分布,这种微小变化被光纤传感器捕捉后,通过光信号波长偏移实现量化分析。区别于传统点式传感器,单根光纤可串联数十个监测点,大幅降低布线复杂度。更重要的是,全石英结构赋予其独特的耐腐蚀、抗电磁干扰特性,即使在核电站强辐射环境中仍能稳定工作。工程人员还可根据需求将其嵌入管道保温层,实现真正的非侵入式安装,避免破坏管道结构完整性。
图2. FBG传感器布设实物图
(图片来源:基于分布式FBG传感的核电厂小支管裂纹监测与识别研究)
工程价值与应用拓展
对于核电行业而言,FBG传感器耐辐射特性可满足核岛区域监测需求;在化工领域,抗腐蚀能力适应强酸碱管道环境;对长距离油气管道,则能实现连续健康状态评估。实际工程应用显示,单套系统可替代数十个传统传感器,降低安装成本,同时大大提升维护效率。更关键的是,通过建立裂纹深度与应变值的对应模型,系统可提前预警潜在风险,避免非计划停机导致的次生事故。
准分布式FBG监测技术正在推动工业安全范式从被动检修向主动防护转变。当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精度的监测网络覆盖公里级管道时,我们将构筑起预防重大事故的数字化防线,这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胜利,更是对安全生产理念的深刻践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