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,土壤温度作为影响作物萌发、水肥吸收的关键参数,传统监测手段(如热电偶、铂电阻)存在效率低、易受电磁干扰、仅单点测量等问题,难以满足大棚多层土壤温度场的实时、分布式监测需求。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(FBG)的温度监测系统,凭借抗干扰、高精度、长期稳定、分布式感知的优势,为农业大棚土壤温度精准监测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。
一、技术方案设计要点
1.传感器布设策略
关键监测点:针对大棚土壤垂直温度梯度,选取地表下5cm(浅层)、15cm、25cm(中层)、35cm、45cm(深层)共5个核心深度,覆盖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区间;同步在各FBG传感器附近布设土壤湿度探头,在棚内放置太阳功率计,实现“温度-湿度-太阳辐射”多参量耦合监测。
2.测试系统架构
部署光纤光栅解调仪,搭配寻峰算法,实现FBG中心波长的快速解调;构建“传感器-解调仪-数据终端”一体化系统,每隔2~5分钟自动采集数据,生成多层土壤温度变化曲线,支持实时查看与历史数据回溯。
图1 土壤温度变化结果
图2 土壤湿度变化情况
图3 太阳辐射变化情况
来自文章《基于FBG的农业大棚土壤温度测量与研究》
二、工程实施突破与实测亮点:
在农业大棚的应用中,系统实现三大核心突破:
多层分布式监测:首次实现5个深度土壤温度同步监测,解决传统单点测量无法反映垂直梯度的问题;
环境抗干扰能力:不锈钢封装与FBG抗电磁特性,避免大棚内电机、灌溉设备的干扰,数据稳定性较热电偶提升60%;
多参量关联分析:同步捕捉太阳辐射(功率波动与浅层温度波动频率一致)、土壤湿度(湿度每提升10%,5cm浅层温度降低0.8~1.2℃)对温度的影响,为种植管理提供多维依据。
三、效益与技术延展:
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三重效益升级:
种植精准度提升:为作物提供分层温度指导;
运维成本优化:替代人工定期测温,减少70%的人工投入,数据自动上传减少记录误差;
智慧农业适配:数据可接入大棚物联网平台,联动灌溉、遮阳设备实现温度闭环控制。
四、总结:
未来,该方案可扩展至黑土、红壤等不同土壤类型,或温室分区监测场景,结合AI算法预测土壤温度变化,为智慧农业“测-控-管”一体化提供核心感知支持。